【重庆医疗援藏故事】何发明:人生因援藏而精彩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每一天都会上演生死抢夺战。在高寒缺氧的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更是如此。
2017年12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何发明副教授,与重庆市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19名队员一起来到了西藏拉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于12月13日步入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藏生活。
“时间不等人,立即参加到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中。”何发明一到达,接过了上一批援藏队员的“接力棒”,开始全面负责重症医学科的行政管理和医疗工作。
一名藏族孕妇,怀孕8个月时出现腹痛,10天之后才到昌都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已是阑尾坏死穿孔、全腹膜炎,因病情危重术后转到ICU抢救。“患者当时非常虚弱,她要是早点来医院,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病痛。”何发明立即组织全科抢救,并请全院大会诊。经过全院多科配合全力抢救,患者在ICU住院近半个月才转危为安。
何发明正在进行危重病人病例讨论。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何发明提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内涵建设的设想,他要和他的团队一起,将昌都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打造成为藏东地区危急重症监护治疗中心,满足78万昌都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守好生命最后的“关口”。
何发明很快将设想付诸行动,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年工作计划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计划,并完成了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的申请。他带着医生们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坚持教学查房,将先进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医务人员。“我想把我所有的急救本事全都教给这里的医生。”何发明倾囊传授,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重症医学队伍。
何发明指导ICU医师行气管插管。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经过努力,昌都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7%以上,对多发伤、病理产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等的救治特色和优势,逐渐突显。
援藏期间,何发明的岳父在重庆的ICU急救时,昌都的ICU正收治了一名重度烧伤达50%的病人,生命危在旦夕。“我相信重庆同事的急救水平,他们一定能救好我的岳父;若我此时离开,对这个重症病人意味着什么。”幸好,重度烧伤的患者闯过了重重“生死关”,岳父也度过了危险期。
“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在西藏昌都生活的日子里,经历了太多故事,我的人生因援藏而精彩。”何发明说。
-
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返湘
16晚8时许,随着西藏拉萨至湖南长沙的TV9933次航班稳稳降落在黄花机场,湖南省第八批67名援藏干部人才满载着西藏山南人民的依依不舍和深情厚谊。[详细] -
援藏路上感谢有你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家乡,从祖国的大江南北奔赴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群人。[详细] -
不一样的经历 不一样的感悟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在远离家乡的世界屋脊,顺利指导实施了胆切除、疝气结扎、肿物切除等手术。[详细] -
送医送药 暖民心
近日,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所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详细]